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特殊群体

警苑心语 2021-04-26

▲点击关注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信

今天是第21个记者节,2000年我国正式将每年的11月8日定为记者节,以纪念1937年11月8日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记协的前身)。记者用专业的精神记录时代,冷静客观地洞察事实,为大众传播新闻,推动着新闻事业的发展。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不是军人,却奔走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却不得不面对鲜血和死亡;他们记录战争和灾难,吹响正义的号角,发出进步的呐喊,让千千万万的人们了解真相,珍惜和平。他们,就是战地记者

时光流逝,让我们通过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文字、摄影作品,回首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与军民同仇敌忾、不畏牺牲的新闻工作者。


跟随红军的足迹——范长江

范长江


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范长江曾追随着红军的足迹,记录了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他在1935年发表的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第一次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36年,政局动荡,战火频繁,范长江穿行千里戈壁,深入内蒙西部,对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了考察。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他不顾个人安危,直奔事变中心,对周恩来进行了采访。接着他又进入革命圣地延安,与毛泽东作了通宵达旦的畅谈。回到上海,他发表了系列报道,传播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范长江想方设法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他在津浦路前线写下了包括介绍台儿庄战役的大量通讯。周恩来曾经在给他的信中说:“听到你报道的前线上英勇的战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


白天战斗夜晚写稿的战地记者——丁基

八路军一二〇师、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报》记者丁基的4本日记


丁基原名李百岑,陕西蓝田人,1917年出生。他自幼喜爱文字工作,15岁时就写出了五千多字的文章《茶园中》,在当时的《西安日报》上连载。


1940年1月,丁基调至八路军一二〇师,任晋绥军区、一二〇师机关报《战斗报》编辑、记者。《战斗报》系1935年1月由贺龙任总指挥的红军第二方面军创办,抗战后变更为八路军一二〇师机关报。


丁基深入部队基层和战斗一线,采写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报道,写出了许多宣传抗日军民英勇作战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他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是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文字作品多的高产记者;他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经常勇敢地和战友们一起与敌人作战;他为报社组织了许多部队通讯员,联系了一批特约记者。


在进行新闻采访的同时,丁基经常主动参加战斗。1944年9月,《战斗报》派他到晋绥抗日根据地第八分区前线采访。9月15日白天途经岚县时,他主动参加了八路军发起的赤前岭伏击战,持枪向敌人冲锋。夜里,丁基在煤油灯下赶写出《在敌人门口打击敌人》的通讯。16日下午,丁基又随部队参加了开府山战斗。在转移阵地过程中,27岁的丁基遭敌人射击,中弹牺牲。


不久,《战斗报》和延安《解放日报》加按语发表了丁基的遗稿,以表示对这位战地记者的深切怀念。


他殉国时砸碎了照相机和自来水笔——雷烨


雷烨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往晋察冀边区任前线记者团记者。1941年11月25日,日寇在丰润县潘家峪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惨案,雷烨拍摄下了许多极具史料价值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日寇的暴行。


1942年4月20日,雷烨在平山县曹家庄撰写照片说明时,遭遇日寇包围,在紧急情况下,他用手枪掩护警卫员突围,终因寡不敌众,在南段峪村身负重伤,他从容地砸碎了照相机和自来水笔,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壮烈殉国。


一名成长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地摄影记者——蔡尚雄

蔡尚雄

蔡尚雄是抗战期间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陕北公学的学员,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1943年参与创建《晋察冀画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解放战争期间他随军拍摄了多次战役。1951年从部队转业到人民画报社任记者。抗美援朝,他两次赴朝鲜前线采访拍摄。他访问过亚、非、欧十几个国家。摄影作品《分秒必争》获得东柏林国际影赛银牌奖,《黄河截流》获匈牙利国际影赛金牌奖。


1944年,抗日战争中,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渡过滹沱河,向敌占区进军


1947年,解放战争中的正太战役,我军抢占制高点,用重机枪火力封锁敌军


1948年,解放战争中华北军区部队进军绥远。部队翻山越岭进入山区,老百姓沿途热情慰问,军民鱼水情深


“宁可枪毙,决不自首!”——钱毅

钱毅

钱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在上海长大,自幼对中国古典文学十分酷爱,10岁时已阅读了许多古典诗词。阿英先生当时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从事革命文艺工作,钱毅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便树立了追求正义、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理想。


1944年7月,钱毅被调到《盐阜大众》报任编辑。这是一份供工农干部和广大工农群众阅读的报纸。为了使这份报纸办得让“初识字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钱毅怀抱一颗向大众学习的火热之心,虚心向群众学习,掌握表达群众思想感情的语言和方法,并将不同人的不同语言,一字一句分门别类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很快便能自如地用苏北农民喜闻乐见的成语、土话编写新闻,并逐渐形成了简洁、朴素、生动的语言特点。


钱毅采写的大量充满战斗气息、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创作的墙头诗和小故事,用事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的优秀品质,经报纸上刊登后,迅速在军民中广为流传。一些由他创作的小故事、小通讯,成为农村冬学教材,而钱毅也被评选为模范工作者。


不仅如此,钱毅还怀着满腔热情,为报社培养工农通讯作者,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学写稿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帮助他们修改通讯报道稿件。在业余时间,钱毅结合工作生活实践,撰写了近10万字的《怎样写》一书,详细总结了工农群众写稿的经验,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1947年3月1日,他在淮安蒋舍(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境内)被国民党逮捕,敌人严刑拷打逼迫他“自首”,他始终坚贞不屈,厉声抗争:“宁可枪毙,决不自首!”于次日清晨被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他牺牲后不久,诗人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的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


几代人读过的课文,在朝鲜战场写就——戴煌

“在朝鲜北部成川郡石田里寺洞山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民人等,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墓基,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同志……”


这些文字,几代中国人都不陌生。


这就是后来被节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长篇通讯《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记述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舍身抢救落水朝鲜少年的英雄事迹。



这篇电文是新华社记者戴煌于1952年2月4日从朝鲜前线发回的报道。


“1952年1月26日下午,正在平壤附近一个山村里的志愿军某部驻地采访的戴煌,接到普金的电话,要他赶往一百几十里外的成川郡石田里,去采访志愿军战士罗盛教的牺牲事迹,要求越快越好。”多年前,万京华曾经在北京寓所采访了当时健在的戴煌老人。


“这匹马老实,你就骑它!”戴煌当年回忆,接到报道通知正是严冬,到处冰天雪地,路非常难走,部队又派不出车。团政委刘玉堂让战士牵来一匹不起眼的老白马对戴煌说。


就这样,在经历了从马上跌落拖行、徒步翻越雪山,连夜穿行满是积雪的陡滑山路,这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采访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在27日夜抵达罗盛教烈士生前所在部队的驻地。


采访期间,戴煌看到,村民们在罗盛教的墓前竖起了一块五尺多高的墓碑,用朝鲜文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地牢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朝鲜人民写给罗盛教父母的感谢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小草摄


在翻阅罗盛教生前的日记书信时,戴煌更被烈士生前的一首短诗深深打动,“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这些生动的素材都被记者引用到稿件中。


后来,这篇通讯经志愿军总分社编辑朱承修初编,又经过普金改定,用特急电发往北京总社。《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报道经新华社播发后,很快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今天的我们

透过战时新闻工作者不朽的文字图片

回顾岁月峥嵘

仿佛能够看到一幕幕战斗场景

一张张英雄脸庞

战地记者

以笔尖撑起民族脊梁

向他们致敬!


今天像“战士”一样

依然奔忙在新闻路上

记录时代变迁的新闻工作者

向他们致敬!


近日要览

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强调六个方面谋划部署

“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习近平这么说

习近平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习近平谈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习近平这样施策

习近平谈抓落实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喻晓聪

稿件来源:学习强国

投稿邮箱:gabxcj@qq.com

投稿交流QQ群:33104033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